全球区块链监管查询平台

简体中文
下载WikiBit

浙商中柘区块链_俞凌雄最开始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赚了这么多钱

浙商中柘区块链_俞凌雄最开始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赚了这么多钱 WikiBit 2023-03-28 15:52

本资讯是关于俞凌雄最开始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赚了这么多钱,浙商银行的区块链票据系统属于,浙商银行区块链技术创新 应收款链平台帮企业缓解压力,第三届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峰会在杭圆满落幕相关的内容,由数字区块链为您收集整理请点击查看详情

  A. 第三届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峰会在杭圆满落幕

  12月24日,由浙商产业区块链促进联盟、宏链 财经 联合举办的“数字未来·赋新产业——第三届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峰会暨2020年度区块链行业颁奖盛典”在美丽的浙江杭州圆满落幕。出席本次盛会的嘉宾有浙江省发明协会信息部部长沈杭海,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浙江全媒体中心总编辑韩时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产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康锋,师董会创始人胡海平,浙江董秘俱乐部会长葛建平,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斯炜,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李琳,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中国 社会 科学院管理学博士、“新三板教父”程晓明,密码学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高承实,云象区块链创始人黄步添,天使投资人、2019浙商新领军者、《浙商》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石启栋,复杂美区块链CEO吴思进,数秦 科技 CEO俞学劢,宏链 财经 CEO梓牧,杭州旺田大数据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佳旺,BPASSWORD联合发起人、区块链行业资深媒体人、“分布式商业”推动者陈菜根,伦萨 科技 董事长华群,域乎 科技 CEO曹胜虎,区赋咨询CEO应俊汉理资本合伙人赵会博等。嘉宾们纷纷各抒己见,围绕数字经济与区块链等相关议题,展开分享与对话。

  (浙江全媒体中心总编辑、浙江智库联盟主席韩时望)

  浙江全媒体中心总编辑、浙江智库联盟主席韩时望做了开场致辞。韩主席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作为数字经济重要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的区块链正在登上 历史 舞台。在目前大环境大背景下,与到会的专家学者探讨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技术为行业发展赋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他认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技术应用,区块链未来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国家同时也出台不少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来推动区块链应用技术的开发,未来区块链行业将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宏链 财经 CEO梓牧)

  宏链 财经 CEO梓牧作为主办方代表也发表致辞。在致辞中,梓牧表示这次会议还有一个核心议题,那就是“拥抱变化,寻找确定性”。在下疫情还远未散去,各种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我们必须要学会拥抱变化,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当中寻找那些确定性的东西。“而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所找到的确定性那就是区块链,我们认为区块链的趋势是确定性的,它的分布式记账的理念,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可编程的技术特性,对于解决当下的商业以及 社会 问题有着巨大作用。区块链未来将广泛应用到我们的商业 社会 当中。”梓牧说到。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VESS首席架构师、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蒋志予博士,知名区块链行业专家、美国力研咨询公司创始人谷燕西,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优秀区块链企业代表云象区块链CEO黄步添,师董会创始人、浙商总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胡海平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

  VESS首席架构师、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蒋志予博士,知名区块链行业专家、美国力研咨询公司创始人谷燕西由于疫情原因,在美国未来抵达现场,他们分别通过视频演讲的方式发表了简短的分享。

  (VESS首席架构师、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蒋志予)

  蒋志予博士分享了他在美国硅谷34年的工作历程以及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他认为,企业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他也希望对接硅谷先进的方案、技术、人才,为国内的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区块链方面,蒋博士分享了他们和IBM的一些合作案例。

  (知名区块链行业专家、美国力研咨询公司创始人谷燕西)

  知名区块链行业专家、美国力研咨询公司创始人谷燕西就美国金融监管现状、监管政策进行了解读。他分享到,到目前为止,全球各国(地区)对待数字货币态度不一。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颁布相应的监管政策之后,主流金融机构和它们持有的资产会进入这个领域,因此会推动加密数字金融的发展。这样的一个趋势也表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领域中的竞争正在加强。

  (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

  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则围绕数字经济,全球金融以及区块链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他在分享时发出呼吁:建议设立“以央行DC/EP为稳定币的数字资产流动平台”。他还提到,用户创造价值才是真正的数字经济。而数字经济的灵魂是认人不认资产。其中“人”是数字化的行为资产。当前,中国是数字经济的领先国家之一,其应用领域遥遥领先。从平面到立体,从互联网平台升级到区块链平台,生态化的多功能平台正在形成。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以《从互联网经济到密码经济》为主题,从信息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垄断、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密码共识等等角度,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脉络、数字经济的核心一一呈现与解析,从学术、商业、生态多方面进行解读。“当下,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 探索 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沿,也在改变各行各业。到目前为止,密码学已经对货币制度、商业逻辑、协作机制、社交模式甚至是国际关系都产生了影响。”

  (师董会创始人、浙商总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胡海平)

  师董会创始人、浙商总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胡海平分享了题为《智慧经济视角下的全球数字创新》。胡海平表示 ,数字创新正在驱动经济全面变革,且数字经济将持续引领全产业的进化。在他看来,数字经济下的“企业链”呈现了三大特征。即企业形态从“集团化”向“生态系”跃迁;企业合作从“资本合作”向“流量合作”发展;企业关系从“独立竞争”向“伴生而长”转变。

  (云象区块链CEO黄步添)

  优秀区块链企业代表云象区块链CEO黄步添以“金融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新趋势”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高可用性是金融区块链技术的核心。金融区块链应用已经形成一定示范效应,但金融区块链应用发展问题仍然存在。其中金融区块链标准不一形成新孤岛。对此,黄步添对此提出解决方案:身份互认、标准共识、业务互通、监管协同。

  圆桌环节的分享也异常精彩。在数秦 科技 高级品牌顾问孙玉杰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学术”展开讨论。区块链行业资深媒体人陈菜根提到产品无大小,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也是行业的发展瓶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高承实分享时表示,区块链落地是一定要从应用出发,解决切切实实的问题,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认为区块链革新核心在于制度,区块链技术首先要突破制度发展。中国 社会 科学院管理学博士程晓明,区块链让社交模式对事不对人。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斯炜认为,企业只有完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进入互联网3.0时代。区块链是迈入信息化时代的关键。

  第二个圆桌则围绕区块链应用展开分享和谈论。该圆桌分享由伦萨 科技 董事长华群主持,参与的嘉宾有域乎 科技 CEO曹胜虎,数秦 科技 俞学劢,复杂美区块链CEO吴思进,区赋咨询CEO应俊,杭州旺田大数据可以董事长孙佳旺,汉理资本合伙人赵会博。嘉宾从各自的经验和实战出发,分享了自己在区块链应用领域的案例与经验。

  除了重磅嘉宾的分享,此次大会还发布了宏链 财经 年度榜单,并现场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现场分别颁发了2020年度区块链行业贡献者,2020年度最具创新区块链企业以及2020年度最具成长力区块链企业。

  此外,浙江电视台《 探索 区块链力量》节目也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启动。《 探索 区块链力量》是一档区块链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每周主要在浙江电视台播出,同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等主流视频媒体同步播放。同时,由光影区块链和宏链 财经 》等团队联合打造的2020区块链年度微电影,也即将发布,届时将在全网发布。

  重磅的签约环节仍然激动人心。会上,宏链 财经 与浙江董秘俱乐部、链人国际、杭州旺田大数据 科技 ,以及伦萨 科技 与江湖论酒的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共计三百余位企业家出席,嘉宾阵容强大,议程精彩纷呈,得到了到场用户的一致肯定!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峰会是由宏链 财经 发起,每年12月份举办的年终行业盛会。目前已举办至第三届,期待明年与大家再见!

  B.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思考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 科技 (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了近三年以来金融 科技 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浙江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全面推进“数字浙江”建设。2021年以来,浙商银行深入贯彻中央与浙江省委的战略部署,围绕“两最”总目标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思维和理念,提升数字化能力和方法,构建数字化体系与机制,积极打造“ 科技 +金融+行业+客户”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银行经营提质增效。

   一、金融 科技 创新基础

  近年来,随着新兴 科技 的快速发展,各类数字化技术不断涌现,在政务、金融、产业链等各领域进行了大量应用,逐渐拉开了各行各业乃至全 社会 的数字化转型大幕。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近三十年来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和迭代后,对 科技 手段的重要性与 科技 引领金融创新具有清晰的认知。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银行业在技术变革浪潮中持续推动金融 科技 发展与转型升级,电子化取代了原有的手工操作、登记簿记账模式,信息化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应用互联互通以及线上业务办理。当前,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 探索 与应用,银行业对数字化转型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银行通过金融 科技 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在推动银行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产业链转型升级,为经济 社会 全面数字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金融 科技 创新挑战

  尽管银行业开始加快金融 科技 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但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还是存在来自内外部的制约与挑战。

   第一,技术成熟度制约业务场景落地。 数字化转型浪潮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然而技术在各自领域的成熟度存在差异,每种技术均有各自发展时期特定的业务场景产物,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局限性制约了应用场景的落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其在图像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进行了较多应用,但在语义识别、逻辑推理等领域仍处于技术发展上升期,尚未形成具有较好效果的示范应用。另外,如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进行了较多应用,但在跨链、链上链下一致性以及作为基础设施构建更大范围联盟链等关键技术上仍然需要突破。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将金融 科技 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场景、重塑流程。

   第二,安全自主可控尚待内外部能力提升。 我国银行应用的大部分操作系统、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库、技术平台等软件较多依赖于国外相关技术厂商,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尚待提升。以区块链技术为例,部分银行及厂商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等国外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应用于金融业务之中,虽然是开源产品并且实现了国密等符合国情与监管要求的特性,但仍可能存在安全后门、制裁使用等问题。对应领域的人才不足也使得国产化进程较为困难,国产基础设施、软件的能力、易用性、生态等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第三,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创新与迭代。 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通过产学研、迭代开发等机制快速推进,甚至在关键技术的攻关上采用了“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加快突破,而标准化建设往往需要在技术与应用进入初步推广期之后进行立项,标准制定的周期相对较长,可能无法跟随新技术、新应用的变化,需尽快建立适合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体系快速迭代建设机制,为金融 科技 应用提供规范指引。

   第四,互联网对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带来冲击。 头部互联网公司在零售端产品、架构、运营等方面的理念与管理模式独具特色,银行在吸纳融合互联网典型机制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形成了冲击。一是在组织架构上,银行因为特有的金融属性需在审慎框架内进行有限尝试,而互联网公司可通过扁平化管理加快决策,其 科技 公司属性允许进行试错;二是在运行模式上,业务部门与信息 科技 部门相互独立,以需求为驱动开展研发工作,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阶段新技术应用的敏捷反应、快速决策、技术储备,而互联网公司通过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切入点的理念在零售端布局产品占据了大量入口。银行如何平衡两者,推动产品创新与应用推广,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金融 科技 创新对策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新技术与金融场景的融合应用,更是对体制机制的重塑。以浙商银行近年来的实践为例,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有四大核心。

   第一,加速 科技 前置,引领业务创新 。浙商银行目前已成立研究院,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落地金融应用,优化经营模式、改造业务流程,加强数据运用,提升各条线业务和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浙商银行与知名高校以及头部高新技术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金融 科技 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合作, 探索 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加强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以 科技 引领业务创新。

   第二,强化自主可控,加强技术攻坚 。浙商银行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核心应用自主研发,近年来在区块链、知识图谱等底层基础技术与应用建设上完全自主可控,积极拥抱鸿蒙、鲲鹏、麒麟、泰山等国产软硬件基础设施生态,并通过多方安全计算、TEE等技术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自主可控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浙商银行积极参与各项省部级重点课题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以最大限度激活企业 科技 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攻坚核心关键技术,助力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金融 科技 发展模式。

   第三,以标准化建设引领,有序推进技术发展 。浙商银行广泛参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标准制定。目前已参与《信息安全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信息安全技术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参与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北京金融 科技 产业联盟等机构主导的具有行业、产业示范意义的标准制定,为金融 科技 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浙商银行积极参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向行内标准的转化和引导,切实做到以标准为指引,推进产品实施,提升各项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建设。

   第四,转变 科技 管理,创新协同机制。 浙商银行全面构建适应于平台化服务等全行战略发展要求的全新金融 科技 组织架构,实施以产品为中心的创新协同机制,推行一体化敏捷研发机制;实施“引进来、输出去”工程,持续加大 科技 投入和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培养金融 科技 复合型人才,充实金融 科技 队伍,通过金融 科技 产品输出加强服务实体经济,构建生态,形成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申请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 科技 基础技术相关专利,截至2021年8月末,区块链发明专利授权数9项,位居股份制行第一。

   四、金融 科技 创新

  一是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双引擎驱动业务创新。浙商银行于2017年在同业首创基于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将企业各类资产转化为区块链电子金融工具,帮助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盘活应收账款,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 效益。同时,为解决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数据一致的问题,提升链上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浙商银行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真实、实时的企业经营动态、动产质押数据,建立了“客观信用体系”,通过边缘端统一管控、原生数据上链、多维度交叉验证等机制,提升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构建良好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目前已在金属加工、养殖、仓储等行业进行了试点与推广。

  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运用提升风控能力。浙商银行大数据风控平台综合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技术,广泛引入外部相关数据、模型,填补了客户准入、关联关系、授信审批、贷后管理、预警管理、财务分析等系统支持能力的空白。浙商银行充分整合利用内外部数据构建10亿级企业画像知识图谱,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舆情分析预警自动化处理,根据大数据风控规则或模型形成预警信号或风控结论,进一步深化金融 科技 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全行风险管控的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

   五、金融 科技 创新展望

   第一、纵横驱动,构建金融 科技 应用创新基石 。一是顶层纵向驱动,设立“金融 科技 管理委员会”,创新 科技 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由“一部N中心”向“一部一公司一研究院”转型,实现组织架构变革;二是业务横向驱动,通过金融 科技 支持团队派驻业务条线协同业务创新,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提出,主动在业务模式中融入金融 科技 能力,提升数字化能力转化率;三是 科技 横向驱动,加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实现快速迭代的研发机制,构建适应不同行业技术输出和业务服务于一体的基础性平台。

   第二、对标同业,加强新技术综合运用 。通过对标先进同业的产品服务体系、先进的金融 科技 手段,研究先进同业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好的机制; 探索 5G、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交叉解决方案,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形成新一代金融应用技术,从而加速推动银行业金融 科技 创新进程。

   第三、场景切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切入点,提供“ 科技 金融 行业 客户”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乡村振兴、“双碳”、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中推进自身金融 科技 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转载自《中国金融》2021年第22期

  C. 浙商银行:总资产站上两万亿,增长新动能在哪里

  浙商银行三季报日前出炉。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2.05万亿元,首破两万亿大关。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16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01%和12.85%;总负债1.92万亿元,吸收存款余额1.36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94%和19.24%。1-9月,实现营业收入352.39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利息净收入269.79亿元,同比增长9.28%;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01.44亿元,同比下降9.74%。

  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国内经济延续恢复增长态势,该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和不良资产核销处置。截至9月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44%,拨备覆盖率196.22%,资本充足率12.97%,流动性覆盖率110.93%,流动性情况平稳充裕。各项监管指标全面达标。

   跨越两万亿的增长新动能

  纵观近年业绩报表,浙商银行的高成长性有目共睹。2014-2019 年间该行拨备前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4.4%,超出股份行、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其中今年上半年拨备前利润(PPOP)同比增长 16.8%,同期股份行、上市银行平均增长分别为11.1%、6.8%。公司2014-2019 年维持净利润CAGR 为 20.5%,同样高于股份行、上市银行平均。

  不过相较于目前的经营表现,市场或许更关注,如今总资产规模已迈过两万亿大关,该行继续稳健增长带改的新动能在哪里?

  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浙商银行正依托平台化服务战略,构建良好生态圈。2014 年以来,浙商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着手,围绕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两大核心需求,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帮助企业盘活自身和供应链上资产和资源,减少对外融资,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

  平台化服务战略对应浙商银行的对公业务橘行丛“ 3+2”平台,即3 个主要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池化融资”“易企银”“应收款链”三大平台,以及对接外部场景的应用场景平台(包括订单通、仓单通、分销通等)和提高资产流动性的场外交易平台。截至2020年9月末,三大平台已服务客户5.72万户,占该行公司客户比例超过 40%,融资余额达6,427.53亿元,同比增长42%。平台化业务融资余额占公司表内外资产比例约 50%。

  平台化服务战略成效初显

  在浙商银行的三大平台中,池化融资平台通过将企业承兑汇票、应收款、信用证等沉淀资产“入池”,形成融资额度,以此盘活存量资源,减少对外融资总额和实际占用天数,解决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品种、期限错配等问题,降低融资成本。

  应收款链平台则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真实交易信息,将沉淀应收账款转换为安全、便捷的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实现交易流通,帮助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减少外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供应链核心企业自建商圈,上下游企业加入成为平台用户,由此可实现批量化获客。

  而易企银平台则整合了平台用户的供应链资源和集团资源,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余缺调剂、供应链上下游客户融资等金融业务;可带来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增强浙商银行负债能力。

  市场分析显示,以上述三大平台为主要构成的平台化服务战略有望解决公司盈利能力痛点。该行相对较低的资产收益率(ROA)主要源自较高的负债成本、较低的手续费收入和较高的信用成本支出。随着平台化服务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些指标均有望逐步改善。

  一方面,浙商银行可依托平台化服务战略构建产业链生态圈,实现批量获客。平台化业务帮助企业解决流动性融资难点,盘活沉淀资产,统筹整合集团内部、产业链资源,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与融资成本。高效的融资需求解决方案吸引大量企业入驻, 从 2018 年末至 2020 年 7月,平台融资余额累计增长 65.7%,客户数累计增长 74.6%。主账户数量和客户粘性提升将逐步提升公司负债能力,降低负债成本。

  另一方面,平台化业务的不良率显著低于普通贷款。平台化模式激励核心企业主动纳入可靠的上下游企业,更高频和更多维度的圆樱信息交互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相关信用风险。该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中平台化业务占比低于1%。

  “预计平台化业务对公融资余额和客户数在未来两年可维持20%以上的年化高增速,平台化贡献表内贷款比例逐步上升,提升整体授信质量,驱动营收增长。从长期来看,丰富的金融服务可有效拓展非息收入来源,不断提升存量客户粘性,负债能力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前述研报指出,随着浙商银行平台化业务不断增长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深耕平台化服务战略的成效或将渐次显现。

  D. 2021银行科技投入图谱:六大行投入总额超千亿 科研人员“逆势”增长

  随着银行数字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银行纷纷加大 科技 投入。

  这在各家上市银行去年财报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联数据Datayes统计显示,去年国有大型银行(包括邮储银行)的 科技 投入总额超过千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 科技 投入资金分别达到259.87亿、235.76亿元、205.32亿元、186.18亿元、100.30亿元与87.50亿元。

  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的 科技 投入也相当巨大,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的 科技 投入分别达到131.91亿元、75.37亿元、73.83亿元、63.64亿元、57.8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1.58%、8.82%、2.4%、30.89%与12.35%。

  此外,城商行也纷纷加大 科技 投入,比如去年青岛银行 科技 投入额达到4047万元。

  比如建设银行发布金融 科技 战略规划(2021-2025年),加快推进全面云化转型,推动“建设银行云”成为用户首选的金融业云服务品牌。

  中国银行则成立金融数字化委员会,统筹推进集团数字化发展、金融 科技 、数据治理、信息 科技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

  浙商银行实施《浙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方案》,将 探索 区块链、物联网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将金融 科技 嵌入务实高效的企业金融服务,聚焦解决企业核心需求以塑造市场竞争优势。

  与此对应的是,去年各家银行纷纷扩大 科技 团队人数,将更多 科技 研发人员安排到业务第一线。

  近年银行业的一大独特风景,是线下网点日益减少,但科研团队人数却在持续增加。

  通联数据Datayes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招商银行研发人员达到10043人,同比增长13.07%;平安银行 科技 人员(含外包)超过9000人,同比增长5.88%;交通银行金融 科技 人员达4539人,同比增长14.16%;中信银行 科技 人员(不含子公司)达4286人,同比增长2.29%......

  去年平安银行深入供应链场景及生态,不断凭借 科技 赋能创新业务模式,促进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全年融资发生额519.76亿元,同比增长62.8%。

  交通银行则深化 科技 赋能,推出“薪税管家”数字化薪酬场景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商银行以 科技 赋能“数字工行”建设,推进非接触服务创新,通过对业务云办理、急事屏对屏、沟通全天候、服务一体化、开放式智慧生态等多元服务场景整合优化,让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

  在多位银行人士看来,要让 科技 全面赋能银行各项业务提升业务效率,除了在一线业务部门引入更多研发人员“协同作战”,还需通过大量专业培训,让所有业务一线员工了解金融 科技 最新发展成果,熟悉如何使用 科技 提升业务效率。

  目前,多家银行已悄然开启针对性的员工培训规划。比如去年平安银行组织“全员FinTech认证学习”,内容覆盖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等金融 科技 前沿技术和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全员 科技 意识与 科技 使用能力;兴业银行则通过“5+N”培训体系构建,更新员工数字化思维、理念、技能,推动人人学 科技 、懂 科技 、会 科技 ,壮大“BA(业务分析师)+SA(系统分析师)”复合人才队伍。

  中信银行表示,技术中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推出首批公共业务能力服务,打破了传统“竖井”系统建设模式。

  建设银行则持续推进技术中台建设,打造集团共享、敏捷、协同的一站式基础技术能力。

  中行制定《中国银行“十四五”金融 科技 规划》,其中包括树立企业级中台发展理念,提升全集团共享复用能力。目前,中国银行已搭建业务、数据、技术、运营中台。

  “更重要的是,技术中台在赋能各业务部门提升协同作战同时,还要确保各项业务操作符合监管规定。”他指出。尤其在数据处理方面,银行务必花费大量资金投入技术研发,通过隐私计算等前沿 科技 , 探索 建立银行内部数据与外部公共数据、行业数据在交换融合过程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在多位城商行人士看来,即便中小银行未必会搭建技术中台,他们也需要为打造“轻型银行”或“数智银行”构建新的 科技 支持路径。因为银行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比拼的是客户需求反应速度与快速解决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建设与提升,离不开 科技 赋能与相应组织架构变革的支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E. 浙商银行的区块链票据系统属于

  属于数字票据。

  票据是一种有价凭证,其在传递中一直需要隐藏的“第三方”角色来确保交易双方的安全可靠。

  但借助区块链,既不需要第三方对交易双方价值传递的信息做监督和验证,也不需要特定的实物作为连接双方取得信任的证明,实现了价值在在点对点之间的“无形”传递。

  数字票据,并不是新产生的一种实物票据,也不是单纯的虚拟信息流,它是用区块链技术,结合现有的票据属性、法规和市场,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票据展现形式,与现有的电子票据相比在技术架构上完全不同。

  区块链票据平台的优势如下:系统的搭建和数据存储不需要中心服务器,也不需要中心级应用;数据的完整性、透明性和通过时间戳的可验证性,对任何价值交换都可以追踪和查询;智能合约的形式使得票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具备了可编程性和可控制性。

  F. 区块链应用先行先试 浙商银行“极简报销”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经营普遍受到严重影响,而在特殊时期,企业需要想尽办法“勒紧裤腰带”,其中利用技术降本增效是明智选择。

  浙商银行紧跟新发展格局,对外输出技术,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与企业共克时艰。其自主研发的一款基于SaaS的费控软件——极简报销,就充分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在数据保密和共享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多维度简化报销流程,可减少企业约20%的财务报销工作,缩短30%的报销周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众所周知,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这种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在金融、公共服务、信息安全、物联网、供应链等领域,通过智能合约,达到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点对点交易提升效率的目的。疫情期间,逐步落地的区块链应用,已经在过去实践 探索 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企业和个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来说,浙商银行自主研发了一款基于SaaS的费控软件——极简报销,在支付方面率先尝试了区块链技术,成功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在数据保密和共享方面的优势。

  具体来看,极简报销的报销业务通过单据提交、审批,自动生成支付清单,并将生成的待支付清单数据登记到区块链平台。区块链平台通过数字签名、加密算法以及共识机制等技术保证待支付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同时客户可直接从区块链平台获取待支付清单数据,以数据签名的方式存储到银企直连系统支付,实现银企之间支付清单数据共享。

  不仅如此,基于区块链技术,极简报销后续还可以将银行、企业、航空公司、餐饮企业等构建商旅联盟链,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特点,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在更大程度上简化报销流程,最终达到帮助客户提升费用管理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企业在费用管理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流程不通畅、线下操作繁琐等问题。而极简报销可以让员工、财务人员和企业三方均享受到高效与便捷。其有多个功能亮点,且听我一一道来:

  对员工来说,出差、用车、采购、用餐时,再也不用为垫款、开票、报销所困扰。极简报销创造性地开启了“员工不垫款、不开票、不报销,企业一个账户、一张发票、一次支付”的模式。且建立了报销信用体系,在信用体系下,信用分越高,审批时效越短,报销款项到账越快。

  对财务人员来说,极简报销也最大程度为财务人员提供了工作便利。可以说,全员扫描、发票自动查验功能是员工与财务的最爱。其中,全员扫描支持员工报销环节直接上传发票等附件,这样企业便无需设置专门的扫描人员或购置扫描设备,电子材料的存储、调阅省心又便捷。同时,系统自动查验,财务人员再也不用为发票真伪发愁了。

  对企业来说,极简报销是一个“数据仓库”,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作为企业费用数据的大集合,极简报销拥有海量数据,可生成多维度费用分析报表、提前预定统计报表、进项税核算明细报表、员工往来款报表等,真正帮助企业管理决策。

  开放银行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浙商银行近年来积极推进平台化服务战略,打造“ 科技 +金融+行业+客户”的综合服务平台,内部管理技术也逐步对外输出。

  据了解,极简报销作为浙商银行为战略客户提供的免费费控产品,已经拥有数十万计个人用户,客户覆盖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企业、金融业、建筑业、互联网、医院等多个行业,使用的企业有上市公司、央企、城商行等大中小型的众多企业。

  从客户反馈来看,极简报销的使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以某城商行为例,原本纸质化的申请模式、不固定的商旅预定渠道、线下流转的审批流程都在极简报销里通过自动化技术得以多方位提升,为企业减少了20%以上的报销工作,缩短了30%的报销周期,员工满意度大幅提升。而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支持多维度设置,管控企业预算,自动生成账务,各类报表管理为财务人员和管理者提供了更多决策信息。

  再如某上市公司,被纸质审批、发票查验、手工做账等繁琐事项困扰,极简报销通过线上移动审批、发票自动查验、系统自动生成账务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领导的审批效率,系统的自动化和流程再造减轻了基础财务工作约40%左右的工作量。财务还可以通过数据报表方式向领导汇报部门费用开支、报销发票异常等事项。( 金闻

  G. 浙商银行小微金融被央视“点赞”,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浙江金华的科脉信息 科技 是一家科创型小微企业。这家公司为企业提供移动支付等SaaS服务。去年,受疫情影响,客户对于非接触运营管理需求大幅上升, 但是科脉信息却缺少扩张的资金。在了解到企业的资金困难后,浙商银行金华分行通过“银税互动”系统,给企业办理了375万的税收倍数贷款,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获得了市场先机。

  你或许会纳闷,什么是“税收倍数贷”呢?“税收倍数贷”是将企业纳税信息作为融资增信的重要征信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其纳税额的一定倍数核定并发放贷款。

  纳税额造不了假,它和营收有一个倍数的关系,通过纳税额,银行就可以倒推出企业的真实营收,浙商银行正是利用这一关键信息完成了对科脉信息的授信。

  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浙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为18.73%,处于股份制银行领先位置。

  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8.25亿元,较年初新增197.43亿元,增速9.77%,快于境内机构各项贷款增速3.53个百分点;授信客户数10.83万户,较年初增加0.43万户,增速4.13%。通过线上化产品累计授信超1300亿元。

  如果说余额和客户数还只是量的增加的话,那么融资成本的下降和资产质量的提升,则是经营硬实力的体现。

  浙商银行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篇文章我们提供一个基于专利的视角。

   1

   科技 创新专利的视角

  专利是反映一家企业研发能力和对 科技 重视的权威指标,为了客观衡量浙商银行的金融 科技 成色,我们通过知识产权数据库智慧芽进行了搜索后发现,目前,浙商银行总申请量达到了58个,在审核中的专利达43个,占比为74.1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浙商银行的专利申请次数在突然加速,达到37次。这与我们惯常的预期一致,金融 科技 和数字经济在疫情中大大提速。

  浙商银行近年来专利申请数

  更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了浙商银行金融 科技 创新的关键词!

  浙商银行的专利申请词云

  从创新词云来看,浙商银行最核心的专利关键词是“区块链”,如果根据引用次数来衡量,其重点专利为“一种提升区块链查询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那么,为什么浙商银行这么重视区块链呢?

  这就说要到供应链了,而供应链又与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密不可分。

  目前,国内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正在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来构建一个完整而友好的创新大生态。众所周知,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也是围绕供应链来进行博弈的。

  供应链体系十分复杂,其中,小微企业是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于畅通生产、流通等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而浙江又是我国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重镇,截至2019年末,浙江省纳入中国小微企业名录库的就有222.4万家,占在册企业的87.7%。所以,服务好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才能助力产业链变成创新链,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我们知道,金融基于信用,区块链被认为是“天然的信任机器”,区块链这种技术,天然适合在产业链多方主体之间记录信息、构建信任。如果再辅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就可以无缝衔接入产业链之中。

  事实上,浙商银行很早就围绕供应链、产业链做文章了。

  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

  供应链的另一种表述,也可以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浙商银行已经前瞻性的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他们深入到这种关系之中,用平台化服务模式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拓展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打造以大带小的集群化营销体系,开辟出新客群和业务增长点。由此,浙商银行有了新的批量获客方式。

  正泰集团是电气工业的龙头,其下游经销商遍布全球各地。正泰集团作为核心企业有阶段性时点控制应收款总量的诉求,需经销商加快货款回笼;而经销商要求融资方式高效便利。

  在疫情发生后,浙商银行同核心企业约定了客户准入标准,由核心企业名单制推荐经销商,积极切入经销商网络,解决双方痛点。与此同时,设计了专项高效业务流程,借款人可通过网银线上自助提款,让一切流程变得更快、更方便。最终快速与正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正是这样以核心企业为圆心,通过平台化的模式,浙商银行的融资服务得以快速辐射到其下游经销商。在批量获客的同时,简化流程,真正做到解决经销商需要高效便利的融资问题。截至6月末,平台化模式已服务客户6.66万户,较年初增长6.56%,融资余额7014.95亿元,较年初增长3.40%。

   2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加速

  金融和实体经济永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还是以浙商银行为例,正如我们在先前的文章《浙江、浙商与浙商银行》中所指出的那样,浙商银行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与浙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改革开放都密不可分。

  银行业数字化经营也有赖于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很多金融 科技 的从业者已经意识到,数字金融开展的怎么样,与地方的数字化程度密不可分,地方政府和企业数字化程度高,基于数据去判断企业的情况就越准确。

  由于地处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浙商银行在其成立之初,就把小微金融作为了主要战略业务,多年来既尝到了甜头也做出了特色,看普惠小微余额占比这一指标,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中高于10%的仅有3家。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中,浙商银行的小微贷款余额为18.73%,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也一直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不良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幸运的是,浙江全省的数字化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十三五”期间,浙江在推进数字经济过程中,把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方向。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在这一进程中,制造业中小企业通过应用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产业数字化。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政府明确了60家示范培育企业,推动制造业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数字化工程企业深度对接。

  根据浙江银保监局局长包祖明介绍,核心的关键就是浙江省银保监局联合省大数据局,推动全省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构建了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构建了54个数源部门数据、3952条检核规则、6大类指标体系的“金融主题库”。

  也就是说,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问题上,浙江省没有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线性思维办法,而是通过整合数据的方式找到了一个系统性的解法。

  有了数据这块儿肥沃的土壤,浙江大力推进首贷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同时,综合运用 科技 手段和大数据信息,加强信用贷能力建设,加大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另外,浙江省还建设了一个省级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借此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所以,《人民日报》称赞这种做法是“开创工作新局面”。这也是文章开头所介绍的“税收倍数贷”产品得以落地的原因。

  2020年6月,浙商银行与浙江省经信厅联合启动浙江智造融通工程,以“三年金融助力1000亿”为目标,助力浙江省工业企业加快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截至7月末,为1000余户名单内企业提供融资余额457.05亿元。

  因此,浙商银行支持小微的秘密,概括起来无外乎两条,一是浙商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战略定力,以及平台化服务对金融 科技 的应用,二是整体数据环境的改善。所以说,实体经济越活跃,经济数字化水平越高,像浙商银行这样具有金融 科技 实力的银行就越有机会。

  H. 浙商银行区块链技术创新 应收款链平台帮企业缓解压力

  据悉,在区块链技术创设上下游间的多方互信机制的建立上,浙商银行目前已经在相关的业务领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功打造出了应收款链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应收账款登记、确权等难题。在这个金融创新工具的帮助之下,很多中小企业都获得了帮助,大大缓解了资金周转及支付压力。

  那么,这个应收款链平台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它又是怎么帮助到更多中小企业解决难题的?

  据悉,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通过平台线上化操作的模式进行,可以有效的简化传统线下业务的繁琐,高频的操作难题。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中小企业可以建造自己的商圈,就像是微信群主建立微信群一样,把有需要的上游客户拉进群里面,通过这样一个载体,企业期间可以借助签发区块链应收款向其支付货款或工程款,后者收到区块链应收款后,既可以转让、拆分用作向更上游支付,也可以在线转让或质押给浙商银行融资变现。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化的高效化的操作模式,中小企业就能够在企业款项支付这一方面找到一个更妥善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加快产业链上下游的资金周转效率,另外一方面又可以实现中小企业和大型核心企业的合作共赢,一举两得。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的问题上面获得了更快的解决方案,而大企业则可以优化出账的方式,这期间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更大的范围上面来分析,应收款链平台的高效衔接,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能带来良好的影响。

  目前,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已经应用到了多家不同的企业当中,并展现出了更积极的反馈。以朗巍照明和中铁十四局为例,这两家企业借助应收款链平台,实现了对产业链上下游资金周转的高效把控,全面化解了中铁十四局对外支付高频、繁琐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了朗巍照明缓解了资金链紧绷的难题,大大的释放了业务压力。

  以上只是个例,针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情况,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目前已经衔接了众多企业机构,已与3200多家大型核心企业合作,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I. 俞凌雄最开始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赚了这么多钱

  俞凌雄刚入社会初期,为了生存做过保安、仓库保管员、厨师、服务员。

  偶然机会受一老板指点,要做大老板,最好做业务员,当天晚上就和五个同事约好一起辞职,结果第二天就他一人辞职。在事业发展前期,俞凌雄虚心向大师学习并从事业务工作,第一个月就做到公司第一名;同时经客户介绍,开始接触教育培训行业,从此变成学习专业户,至今为止投了800多万学习费用。

  2007年末俞凌雄创办上海汇聚投资,打造中国企业家教育生态圈,三年内将公司发展成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军型企业,2010年汇聚已经拥有3800员工,三十几家直营公司,成为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军型企业。2011年,构建的企业家教育生态圈优势尽显,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2012年带领公司进入多元化,开始进军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布局企业家生态圈、互联网生态圈和公益生态圈,荣获“十大魅力浙商”大奖。

  J. 浙商银行的区块链应收款平台解决了什么痛点

  1、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核心企业确权操作繁琐。

  2、供应商异地开户难等问题,是解决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良方。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 通证换算
  • 汇率换算
  • 购汇计算
/
当前汇率
可兑换金额

0.00